365bet官方博客·吕梁市重点新闻门户网站

您所在的位置: 365bet官方博客 > 新闻中心 > 吕梁新闻 >

老两口脱贫记

2018-07-26 10:41来源:吕梁日报

  方山县北武当镇韩庄村薛玉盛和张生俊是老两口。一个69岁,一个64岁。身体都不太好。薛玉盛眼睛不行,张生俊血压高、血脂高,颈椎、腰椎也有毛病。但是,老两口靠种芦笋脱了贫,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薛玉盛有4亩多平地,以前主要种菜、种玉米,1亩地能收2000元“可难了”,因此在峪口镇做皮鞋维持生计。他有5个孩子,给孩子们都结婚后,薛玉盛做生意的老本也没了,只能以务农为主。2014年,他家被定为贫困户。

  与韩庄隔一个村,有个峪口村,峪口村有个薛根元,不仅自己种植20亩芦笋,还收购芦笋,销售芦笋种子,是当地有名的“芦笋王”。六七年前,他劝薛玉盛改种芦笋,说“比玉米强”。

  芦笋是一种营养很高的蔬菜,为世界十大名菜之一。原来主要用来出口,现在国内市场也起来了。

  种芦笋还有优势,就是种一次十来八年不用再种,只管理就行。劳动强度不高,适合不能外出务工的人从事。

  峪口村有人种植芦笋,韩庄村当时却没有一家种植。薛玉盛有些顾虑,他老伴却相信“芦笋王”,力主试种。当时,芦笋种子1斤4500元,薛玉盛花900元买了2两,开始育苗。

  薛玉盛读过高小,认识字,他日夜钻研有关资料,去峪口请教芦笋种植户,育苗成功。老两口用这些苗子,移栽了近2亩。但是,由于没经验,先密后疏,不是太理想。看到芦笋苗子小,薛玉盛又间种了豆子。结果第二年采收时收入不大。薛玉盛下定决心改变观念,一切照着资料上写的做。第三年,他的芦笋卖了一个月,一天能剪一次。第四年,卖了两个月,而且一天能剪二次。2015年,他家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薛玉盛老两口看到芦笋对农村经济的好处,反复呼吁村里发展芦笋产业。去年,该村第一书记薛吉林终于促成了他们的心愿。

  薛玉盛和村里其他两人一起担负起了为村集体育苗的重任。今年育成后又带头移栽了1亩。这样,薛玉盛的地大多栽种了芦笋。

  现在,韩庄村种植芦笋的农户建了一个微信群,大家天天在里面讨论“芦笋经”。薛玉盛的老伴张生俊是元老级人物,在里面经常为大家传经送宝。

  薛玉盛老两口的三间砖房就盖在自己的地旁。地里除了种芦笋,还种了一些日常吃的蔬菜、玉米,栽了核桃、葡萄等,一派自给自足的样子。但是芦笋把他与外面连在一起。

  薛玉盛对待芦笋像对待自己吃的其他庄稼,用尽了真心。施肥全用农家肥,农药只用一次且完全按要求操作。他说:“农药对人不好,人吃了,吃坏了,自己心里也不平!”就拿除草来说,今年老芦笋地他用锄头锄了5次,新移栽的地里,用手一株一株地揪。

  韩庄村地处林区,植被良好,空气清新,土地肥沃,没有污染。过去,薛玉盛采下芦笋要去峪口村去卖。今年,他的芦笋因为符合出口标准,在薛吉林的联系下,出口到香港,2亩地收入1万多元。韩庄村也因此成为芦笋供港基地。

  7月24日,薛玉盛乐呵呵地说:“这三亩地就能养活我们了。咱争取不牵累孩子们!”(李小明 张爱荣)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