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钉钉子精神 好蓝图一干到底
发扬钉钉子精神 好蓝图一干到底
60多年来,山西省右玉县干部群众坚持植树造林,把这片昔日风沙肆虐的“不毛之地”,变成了满目葱茏的“塞上绿洲 ”。(资料图片)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这不仅需要干劲,更需要韧劲;需要动力,更需要定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大国政贵有恒,不能朝令夕改,不要折腾”。一张蓝图绘到底,“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不折腾、不反复,切实把工作落到实处,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一张蓝图绘到底”“发扬钉钉子精神”,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方法论。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学习、理解和践行这一方法论,对党员干部的健康成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持续发展和确保党的长期执政有重要意义。
1 钉钉子精神的时代价值
党的十九大报告已经绘制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战略目标和阶段目标业已明确。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一张蓝图绘到底,发扬钉钉子精神,是各级领导干部抓好各项工作落实、推动各项工作发展的基本方法论。
第一,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发扬钉钉子精神,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以及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
蓝图已经绘就,关键正在落实。这一战略举措蕴含的工作方法是倒推工作法,也就是从将来要实现的目标倒推到现在的行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大目标是一系列小目标的集合和集中,小目标是大目标具体的分解和分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要实现大目标,必须先实现一个个的小目标。
坚持和践行一张蓝图绘到底,发扬钉钉子精神,一步一个脚印,一个阶段目标一个阶段目标地完成,从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唯有“一锤接着一锤敲”“钉牢一个钉子再钉下一个钉子”,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持续向前发展。
第二,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发扬钉钉子精神,也是保证干部队伍健康成长、革命事业后继有人的内在要求。
干部成长既靠自身努力,又靠组织培养。这些都要求干部在艰苦实践中淬炼成长,在干事创业中磨砺成才。干部成长的内在规律,是通过自身工作能力的提高和工作本领的增强,取得实实在在业绩,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共同实现的过程。要取得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干部必须聚焦具体实践,在事上磨,在难处炼,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成一行。
1973年,诺奖得主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与威廉·蔡斯(William Chase)首次提出专业技能习得的“10年定律”。这一定律说的虽是专业人才,但对普通干部成长仍然有借鉴意义——干部成长同样需要长时间的刻意练习,增强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要做到长时间的刻意练习,就必须发扬钉钉子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致知,是修身增才、做好工作的基础。只有发扬钉钉子精神,把心思沉下来,一点点琢磨,一步步钻研,方能真正做到格物致知,才谈得上修齐治平。古今异代,人心攸同。新时代,党员干部同样应发扬钉钉子精神,把心钉在岗位上、钉在职责上、钉在具体事务上、钉在一方土地上,不急不躁,专心实践探索,才能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在奉献中实现个人价值,形成干事和立人的良性循环。
坚持和践行一张蓝图绘到底,发扬钉钉子精神,有利于形成健康的干部成长氛围和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要通过一代又一代干部队伍的代际传承,使年轻干部树立并发扬钉钉子的信念,确保钉钉子精神永续传承,确保革命事业后继有人。
第三,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发扬钉钉子精神,是取信于民、确保党的长期执政的内在需要。
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党中央对人民群众的郑重承诺。承诺就要兑现。对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来说,几年、十几年看不到改变,生活境遇和工作状态总是在循环反复甚至倒退,就会丧失对党的信心,进而影响党的长期执政。
唯有发扬钉钉子精神,以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一锤接着一锤敲”推动事业发生实实在在的进步,徙木立信,从小事做起,用可行的目标引领干部群众,用实绩激励干部群众,带来群众生活一点一滴的改善,群众才会发自心底地信任党和政府,才会主动追随和认同党的领导,从而确保党的长期执政。
2 “飞鸽牌”干部要干“永久牌”的事业
2015年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的座谈中,讲起了山西省右玉县委一任接着一任带领人民群众治沙造林的故事,要求大家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像接力赛一样,一棒一棒接着干下去。
总结起来,“右玉精神”的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迎难而上、艰苦奋斗,久久为功、利在长远。
位于晋蒙交界、毛乌素沙漠边缘的山西省右玉县,处在大风口,解放初期林木覆盖率不到0.3%,是风沙肆虐的不毛之地。曾有到此饱受其苦的外国专家断言,这里不适宜人类居住,建议举县搬迁。
扎根还是搬离?“要想风沙住,就得多种树”——中共右玉县第一任县委书记张荣怀和当地干部群众经过深入调研后明确了右玉县的发展蓝图。自张荣怀起,二十任县委书记展开绿色接力,率领干部群众坚持不懈植树造林。绿色接力棒一棒一棒往下传,方法上不断改进,方向上坚定不移,一干就是60多年。
一张蓝图绘到底,方法要管用有效,必须坚持与时俱进,避免抱残守缺、故步自封。正如钉钉子,方向不变,钉子钉入的部位不同,用力的方式和大小也要随之调整。否则,钉子就会钉歪。
从20世纪50年代的“哪里能栽哪里栽,先让局部绿起来”,到60年代的“哪里有风哪里栽,再把风沙锁起来”;从70年代的“哪里有空哪里栽,再把窟窿补起来”,到80年代的“适地适树合理栽,再把三松引进来”;从90年代的“退耕还林连片栽,绿色屏障建起来”,到21世纪的“乔灌混交立体栽,山川遍地靓起来”……
六十多年来,右玉的绿色发展方向始终不变,而绿色发展的具体理念和方法却一直在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用实际行动生动展现了“钉钉子精神”的思想实质和方法论精髓。
蓝图科学合理,继任者就不要搞“兜底翻”,“飞鸽牌”干部要干“永久牌”的事业,这是右玉精神给我们的启示,应当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的座右铭。
3 树立正确政绩观,找准方向,久久为功
发扬钉钉子精神,首先要明确对钉钉子精神的认识,树立正确政绩观;其次,要掌握“钉钉子”的专业技能和方式方法,提高“钉钉子”水平。
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正确认识“钉钉子”的价值和意义。
相关阅读:
- 载人航天精神:国人圆梦太空的动力之源2018-07-24
- “五个一百”凝聚起奋进新时代的精神力量2018-07-20
- 弘扬“红船精神”书写时代答卷2018-07-16
- 男子精神病发作时杀人法院决定对其强制医疗2018-07-14
- 甘肃直面贫困地区“精神短板” 解思想“疙瘩”促脱贫2018-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