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方博客·吕梁市重点新闻门户网站

您所在的位置: 365bet官方博客 > 新闻中心 > 方山新闻 >

搬出山沟移新居 告别穷窝富路宽——方山县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纪实

2017-07-03 16:52来源:吕梁日报

  □肖继旺张少为吕鹏飞

  “靠政府帮扶,迁居乐业家境顺;得春风沐浴,告别穷窝富路宽。”这是方山县圪洞镇胡家岭村今年62岁的孙月贵特意找人写的对联,他打算在年底搬进新家时贴在新房上,以此感谢政府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让他家走上幸福路。“以后搬到外面去,住上楼房,离镇上也近了,各方面都方便很多,加上政府还要为村里的核桃树搞高接换优来增加我们的收入,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孙月贵说。

  孙月贵家的新变化,是方山县脱贫攻坚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成效的一个缩影。

  方山县国土面积1434.1平方公里,辖5镇2乡169个行政村,农业人口12万。因山多沟深,群众分散居住在一条条沟道和一座座偏远的山头。脱贫攻坚

  战役全面打响后,方山县把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头号工程来抓,结合城镇化建设,按照“集中安置为主、分散安置为辅,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思路,“十三五”期间,在209国道沿线的马坊、圪洞、峪口、大武四大镇规划布局了4个移民安置区,用两年时间,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3131户8393名贫困人口和同步搬迁的一般农户1600人实施移民搬迁,同步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同步规划后续扶持产业,确保项目精准到户、有序推进,到2017年底全部完成搬迁任务,实现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聚焦基层,着力解决好“搬迁谁”的问题

  如何确定搬迁农户,是实施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前提和基础。为此,方山县组织县、乡、村三级干部开展了全县移民大调研。在充分尊重群众搬迁意愿的基础上,逐村逐户逐人摸清了移民对象基本情况,确立了搬迁名单,确定了精准搬迁对象,提出了优先将生态条件恶劣、居住过于分散、距离交通干道远、公共服务配套难、扶贫成本大的贫困独居户纳入搬迁范围。并按照2016年上级下达贫困人口搬迁2500人的任务,将圪洞、峪口集中移民安置区相继开工。圪洞镇针对县城建设用地紧张而开发商拥有闲置土地的实际,采取了“市场化运作、政府回购安置”的办法,由开发商聘请监理监管,县政府进行验收;峪口镇由镇政府统一组织实施,利用集体土地收储划拨、工程队承建的办法,由镇政府聘请监理监管。对工程资金实行专人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由县财政、扶贫、监察、审计等单位跟踪检查,做到“阳光、廉洁扶贫”。

  据了解,峪口镇规划搬迁14个自然村1312户3435人,其中贫困户739户1921人,确需同步搬迁的一般农户473户1514人。移民安置区建设6层楼10栋,可安置贫困群众408户、1305人,目前,安置点正在分房。圪洞镇规划搬迁25个自然村1306户3999人,其中贫困户722户2131人,确需同步搬迁的一般农户584户1868人。圪洞镇移民安置区设计修建17层楼4栋、12层1栋,开工建设17层楼3栋,可安置贫困人口435户、1195人。目前,安置点正在完善基础设施,6月底前分房到户。2017年方山县按照“五年任务两年完成”的总要求,结合棚户区改造、地质灾害治理、农村危房改造、采煤沉陷区搬迁等项目,采取“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相结合,新建移民安置区与‘去库存’安置相结合”等办法,年内搬迁贫困户2197户5893人,同步搬迁1600人,年底前分房到户。截至目前,已结合脱贫攻坚“夏季攻势”,全面铺开了2017年度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一是通过摸底调查,落实有搬迁意愿、需集中安置的贫困人口1810户4923人,其中马坊镇381户990人,圪洞镇570户1370人,峪口镇150户450人,北武当镇35户141人,大武镇674户1972人;其余970人计划通过结合“去库存”分散安置。二是根据摸底情况以及贫困户搬迁意愿,计划在圪洞镇、峪口镇和大武镇建设三个集中易地移民搬迁安置区进行安置。三是对确需同步搬迁的1600名其他农户,政策性贷款不足部分,由县财政担保,县扶贫开发投资公司向国开行、农发行进行长期低息贷款。四是圪洞镇津良庄村移民安置区和大武镇新洞上村、长申坪移民安置区现已开工建设,力争年底前分房到户。

  高位保障,着力解决好“怎么搬”的问题

  在易地移民搬迁中,方山县制定了《方山县易地扶贫搬迁总体规划》和《方山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实施细则》,坚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的方针,结合县情实际采取了多种搬迁模式,做到了搬迁措施精准。

  在具体实施搬迁政策时,方山县围绕改善搬迁对象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和美丽乡村建设,在集中安置点引进社区化管理,统筹推进移民安置区水、电、路、气、暖、光缆、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步配套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努力把安置点建设成为新型社区。移民点还配套建设小区福利院,为特殊困难对象免费提供住房,确保农户无后顾之忧。如:圪洞镇会同民政部门,拟在安置点规划建设1栋2层楼30套住房的敬老院;峪口镇移民安置点划拨两栋2层楼,用于安置五保、智障、残疾、鳏寡孤独等特殊困难对象。

  为了充分调动搬迁农户的积极性,方山县发挥驻村工作队和双联帮扶干部“政策宣传员”作用,将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支持、贷款政策、优惠条件等相关政策,进村入户面对面宣传。

  在建设中,方山县因户施策,结合县情实际及家庭人员构成,设计多标准多户型建房图集,供搬迁群众选择,严格控制建设规模,不增加群众负担。

  采访中,笔者了解到方山县住房建设补助是按照每人2.5万元建房补助、2.1万元基础设施补助和1.77万元公共服务补助,每户可享受11.37万元补助。按照每户2.8口人计算,人均可享受补助3.88万元,补助资金共计9700万元。目前,已到位6740万元,已拨付4350万元,拨付率达到64.5%。其中,项目资本金已经到位5440万元(中央预算内资金1750万元、地方债券基金2440万元、国开行农发行专项建设基金1250万元),已完成拨付3050万元;整合财政涉农资金用于移民搬迁 1736.804万元,已完成拨付950万元;向国开行争取政策性贷款1300万元,全部拨付到位;其余700万元政策性扶贫贷款近期即可到位。截止目前,累计向圪洞镇、峪口镇移民安置区拨付资金5300万元。整合资金及拨付情况是整合地质灾害治理、采煤沉陷区治理、农村危房改造等各种项目资金,以及土地整治、退耕还林、安全饮水等其他涉农资金 1736.804万元,已完成拨付950万元,最大限度发挥项目资金的聚合效应。

  多元增收,着力解决好“怎么富”的问题

  能致富,是搬迁农户稳得住的关键。在全面推进易地搬迁的同时,方山县精准施策,加强产业培育,确保搬迁群众持续增收,助力脱贫。

  按照“群众搬迁到哪里、产业就发展到哪里”的原则,依据全县产业布局,突出抓好三项增收措施,真正实现在易地搬迁中扶贫、在扶贫中发展、在发展中脱贫。一是增加财产性收入。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继续在原村从事种养产业,作为过渡期收入。外出务工人员和无力自主经营的贫困户把土地集中流转给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从事产业规模经营,贫困户直接收取租金;通过旧村土地、经济林和自有资金入股,与企业、村集体开展股权合作从事种养加产业,采取股份分红的方式,增加财产性收入。二是增加经营性收入。对12个移民迁出村现有的5000亩核桃经济林高接换优,实现提质增效增收;针对全县装潢工、建筑工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新型农民职业技术培训和护工护理培训360余人次,带动移民户多元化就业;加大小额贴息贷款发放力度,由县财政贴息,为部分移民贫困户再争取5万元的贷款,支持移民户因地制宜发展种养加产业。三是增加工资性收入。除了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就地转化为新建安置小区的物业管理人员外,坚持把生态建设与脱贫攻坚结合起来,有条件的贫困村吸纳贫困户组建成立生态造林专业合作社111个(贫困人口占比达到了80%以上),优先参与造林绿化工程,切实增加移民贫困人口的工

  资性收入。2016年通过县城周边西山可视山体绿化7974亩,约有贫困人口1306人脱贫;新聘用建档立卡贫困户286人从事林地管护,通过获得工资性收入实现稳定脱贫。

  与此同时,方山县配套出台相关政策。一是出台了《方山县脱贫攻坚重点产业实施意见》《方山县脱贫攻坚重点产业奖补办法(试行)》,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倾力推动中药材和肉牛两大主导产业发展壮大,着力解决贫困群众脱贫增收的产业支撑问题。二是制定出台了《企业承建财政投资项目与精准扶贫结合的试行办法》,积极探索财政资金、工程建设与贫困劳动力合作的模式,承建企业按不低于普工用量的50%吸纳贫困劳动力,共使用1500名贫困劳动力,人均可增收3000余元;并将合同价款的5%--8%作为慈善捐赠,共计380余万元,用于深度贫困人口。三是将圪洞镇、峪口镇两个移民安置区涉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部分整体打包,与国开行达成了协议,正在向国开行争取政策性贷款统一解决。四是出台了《方山县光伏扶贫资产收益管理分配试行办法》,10个100千瓦、1个220千瓦村级分布式电站已于2016年底并网发电,电站纯收益26.6万元,计划全部用于保障圪洞镇、峪口镇12个移民搬迁村96户、201名深度贫困人口,确保人均增收1323元。

  时下,方山县正在严格按照省委、市委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要求,以月列出任务清单,以日督促工作进度,确保周有明显进展,月有显著成效,坚决啃下易地扶贫搬迁这块“硬骨头”,确保今年年底如期率先脱贫摘帽。

相关阅读: